•   13598490742   18137736380
首页 > 心灵驿站 > 经验分享 > 详细信息

详细信息

特岗真题

发布时间:2017-06-30 09:26 来源: 点击:1960

【特岗真题】某教师在教文言文《强项令》时,提了一个问题:“课文题目中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课文的注释,马上回答是“硬脖子”的意思。为了让学生对比古今词义的区别,教师又追问:“‘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问懵了,课堂上出现了“冷场”的局面,教师接连问了几个学生都没有答出来。课后,教师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反思。第二天给另一个班上课时,该教师及时改变了提问策略。在学生找出“强项”在课文中的意思之后,教师请学生们思考:“请问你们都有什么强项?”一个学生答道:“我的强项是打乒乓球。”教师接着问:“那么,你所用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想了想说:“是‘长处’的意思。”于是,教师再次请大家思考:“‘强项’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有什么差别?”学生们纷纷举手并给出正确的答案。(注: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
请运用有关教学理论对此案例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与高分技巧
第一步:确定题目类型
  “运用有关教学理论对此案例进行分析评价”,问题要求运用有关教学理论进行分析,并未说明运用的具体理论,因此属于本文提出的分析评价性试题。在作答本题时,看清楚问题是答题的第一步。
第二步:分析材料
  通过仔细阅读,我们发现此文章说的是一位老师两次讲授同一篇文言文课程,反思前后授课效果差别较大。
第三步:确定答题理论方向
  通过第二步可以发现反思在该老师课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经过深入分析反思前后发现:反思后的授课老师提问方式更加契合学生的生活(问学生自己的强项,即将理论与生活进行联系),先让学生基本理解古文中强项的意思,然后通过提问将强项的现代词语汉语与古词语含义进行对比,(先问同学们对现代词强项的理解,再到古代强项的理解,即为前后对比),同时通过提问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古今对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意思)。通过这些细节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案例中考查的理论方向。
第四步,书写答案——具体见下文
【参考答案】案例中的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呈现了两种效果不同的教学情境,这其中体现了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1)新课程强调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案例中的老师通过教学反思之后,把第一次上课当中效果不好的环节进行了修正,第二次课上在相同的环节处理上就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案例中的教师在第一堂课中的问题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正是因为“强项”这个词被单独拿出来直接让学生作解释,学生无法联系已有的经验。而到了第二堂课,教师先问了“你们的强项是什么?”当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强项是打兵乓球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来思考刚才说的“强项”是什么意思。这样成功的让学生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因此他们很快就明白了这个词的现代意义,接下来也就可以成功的与课文原意对比了,收好了很好的效果。
  (3)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即必须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进行教学。案例中第一堂课中教师的问题之所有没有得到学生的回应,正是由于他直接把难题摆了出来,没有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导致的;改进后的第二堂课中,教师先问了容易的问题,学生们作出回答之后再一步步的引导到目标问题。
  (4)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来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中这位教师第一堂课中的问题“‘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出现了课堂“冷场”的局面,这是由于没有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而在教学反思后的第二堂课上,学生们能够紧跟问题思考,最后“纷纷举手并给出自己的答案”,这说明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成功的调动了起来,证明教师的启发有了效果。
  总的来说,教师的教学反思是积极有效的,我们都应该经常通过教学反思来改进我们的教学,同时

姓名:
QQ:
专业:
联系方式:
培训类型:

考试动态